中国众星汇
这是描述信息

深度解读习近平提出的互联网发展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

  • 分类:媒体报道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12-17
  • 访问量:1

深度解读习近平提出的互联网发展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

  • 分类:媒体报道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12-17 00:00
  • 访问量:1
详情

昨日上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

昨日上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了互联网发展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新京报力邀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行业权威人士对此进行解读。

四项原则之解读

四项原则

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

——尊重网络主权。《联合国宪章》确立的主权平等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覆盖国与国交往各个领域,其原则和精神也应该适用于网络空间。

——维护和平安全。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促进开放合作。“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必须坚持同舟共济、互信互利的理念,摈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观念。

——构建良好秩序。网络空间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

——习近平

昨日,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提出网络空间治理需要遵守的四点原则,即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对新京报记者指出,这四项原则比原来提出的有延续性,更加全面且有发展,对于在国际和国内实现网络有效治理都有指导性意义。

首先强调网络主权意义重大

“习近平此次演讲将中国历来对于互联网治理、网络安全等问题进行系统性阐述,勾勒了一个网络强国的蓝图,他提出的四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网络领域的投射与发展,意义非常重大。”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沈逸对新京报记者说。

习近平在这四点原则中首先强调网络主权。沈逸认为,要构建中国提出的网络治理体系,首先要尊重主权原则,这是区分不同版本网络治理方式的重要标准。同时,要让中国在互联网治理体系中拥有更多话语权,要多构建互联网交流国际平台,例如,乌镇峰会。还要让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多进行国际合作。

“中国主张对建立网络秩序是有效的”

对于尊重网络主权,一些西方国家对此有不同看法。要推广中国互联网治理经验,能否让西方国家接受尊重互联网主权的理念?周汉华认为,互联网出现之初有主张网络是虚拟世界和现实没关系、国家法律管不着这种观点,曾有美国学者主张现实规则不适用于网络,但这种观点很快被事实否定,众所周知控制网络虚拟社会的都是现实社会中的人。

“上世纪90年代后这个观念就早已没市场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各国都是承认网络主权的,所以各国都在制定自己的法律,有效打击网络犯罪和侵犯隐私权,保护网民权利,因此网络有主权是没争议的。”周汉华表示。

“我们提出的主张已经被越来越多国家接受,这是一个过程,已经可以看到变化,包括美国有些学者和官员也开始认同中国提出的主张。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主张对于建立国际互联网网络秩序是有效的。”周汉华认为。

周汉华指出,治理网络过程中既要保证有秩序也要让每个人享受充分自由,自由需要秩序维护,在这一点上,各国也没实质性差别,只是国情不同导致做法和尺度不一样,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治理要承认文化多样性和根据国情选择不同治理方式的必要性。另外,西方国家法治传统比我们强,因此,在治理网络上要结合中国国情,找到合适管理方式。

(新京报记者王晓枫)

▲左晓栋,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

习主席的讲话比较系统全面完整地诠释了我们对网络空间安全与发展的基本立场和主要主张,也是我们将来开展网络空间外交,和推动制定网络空间国际准则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习主席以前关于互联网的讲话,很多都是在别的主题的讲话中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这次是直接针对互联网这个主题来说,系统全面地来阐述这个话题,也给我们提供了在下一步开展网络安全工作,推动全球网络空间安全和平行动的原则和指针。

▲张颐武,北京大学教授。

尊重主权,包括尊重网络主权应当成为互联网的重要基本原则。

作为四项原则的第一项,实际上是把它作为互联网发展重要新基础,在自由活跃多样的空间里,也要有秩序和规范,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由,国家主权提出毫无疑义是一个非常高度意义的重要观点。

▲方兴东,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

在这四个原则里面,尊重网络主权是重中之重。自主选择发展道路,自主制定互联网公共政策,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等,这些理念可能跟一些西方国家的理念发生冲突,但大部分国家应该都会接受这几个原则。现在,随着互联网社会问题、反恐问题日益突出,失序的危机越来越严重,没有主权国家发挥力量的话,秩序无法建立起来。所以,国际社会最终还是需要就此达成共识。

五点主张之解读

五点主张之一

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

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只有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铺就信息畅通之路,不断缩小不同国家、地区、人群间的信息鸿沟,才能让信息资源充分涌流。中国正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预计到2020年,中国宽带网络将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打通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人用上互联网。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支持,共同推动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

——习近平

缩小数字鸿沟解决‘最后一公里’

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表示,只有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铺就信息畅通之路,不断缩小不同国家、地区、人群间的数字鸿沟,才能让信息资源充分涌流。

互联互通:从道路到信息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改革开放后,中国有句口号“要想富,先修路”,“我们的公路、铁路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为改革开放作出了非常重要的建设。”龚晓峰说。

互联网带我们进入了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已经深刻改变了商业模式、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投资方式、贸易方式等等。“以前,在农村,农民的理想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在农民的理想是屋内屋外接入宽带。我们将来要缩小数字鸿沟,‘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每个村子不仅要实现道路的互联互通,还要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龚晓峰说。

没有基础设施建设就谈不上互联互通。国内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还很落后。解决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摆脱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的过程,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是挖掘新的市场潜力的过程。“中国正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预计到2020年,中国宽带网络将基本覆盖所有农村,打通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人用上互联网。”龚晓峰说。

我国企业有能力“走出去”

龚晓峰表示,目前,我们的企业也主动参与到全球基础设施的建设中。现在全世界排名前十的互联网企业,我们有四家。“我们现在有能力‘走出去’,对外投资,其中包括在网络基础设施外面的投资,帮助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沿线的60多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发达,差距都比较大,抓住他们对基础设施和互联网的需求,抓住互联网的爆发性增长,实现他们和互联网的对接,积极地加大投入,与有关国家一起共同推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使更多的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遇和信息时代的成果。”

龚晓峰强调,要加强互相信任,注重互利。信任是基础,利益是纽带,与有关国家的企业和人民共建命运共同体。有了信任的基础,就更容易开展合作,人家就会包容和宽容,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在加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目标国的利益和感受,提高我国企业的美誉度,提高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毕竟涉及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相对敏感。“所以,在有些国家,我们可以采取合资合作企业,未必强调控股。让相关国家和中国一道,共同推动标准化建设,例如,无线电、卫星,标准先行,推动有关企业,尽快加入通讯标准、国际无线电等国际相关标准制定等。”

(新京报记者范春旭)

▲沈博阳领英中国总裁

互联网不单要在大城市,而且中国的中小城市、农村,甚至世界的、非洲的这些国家,他们能应该享受到互联网。中国的互联网到现在,已经超过20年的时间,互联网企业发展得还是不错的。我们未来在互联网这方面,要肩负起更多的责任。这是我听的非常有感触的。

▲庄庆维新加坡驻华大使馆信息产业处一等秘书

新加坡在中国的第三个合作项目的主题也是互联互通。互联互通不仅仅是政府和政府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国家和国家也需要互联互通,这样才能促进大家一起繁荣。还有演讲中提到的促进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这都有利于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很多国家加深和中国的合作。

▲孙丕恕浪潮集团董事长

互联互通不仅是道路交通等实体经济的互联互通,信息的互联互通也十分重要,前提就是要有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这是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本届大会提出的信息丝绸之路就是互联网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结合。

▲加尼姆·希卜里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大使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信息量很大,对整个世界互联网发展也很有启发。让我感触尤其深刻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安全问题,很期待接下来的论坛。

(新京报记者范春旭程媛媛李馨)

五点主张之二

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中国愿通过互联网架设国际交流桥梁,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我们愿同各国一道,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国人民了解各国优秀文化,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习近平

互联网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中国有条件架设互联网国际沟通桥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在接受新京报(微信公众号ID:bjnews_xjb)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的主张非常适时且意义深远。

互联网的出现已从时间和空间上改变了人类文化交流的形态。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不再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成本,也不需要跨越千山万水,就可以实现颇具深度的文化交流。

互联网在促进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一方面,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的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中获得了新生力量,焕发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也在网络自身内部滋养了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亚文化。这些互联网亚文化与各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对人们的生活习惯、语言习惯、交流习惯都产生了深远的改变和影响。

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方式、保存方式也都被互联网改变。比如以前一部文学作品,可能必须要在印刷厂中印刷出版,而在互联网传播时代,网民可以很便捷地在互联网上获取文学作品,作者也可以自行选择网络平台发布自己的文学作品。互联网上的丰富信息也可以促进文化创作者的创作素材,给予创作者诸多创作灵感。沈阳指出,所有这些改变都佐证了互联网对文化传播带来的革命性改变,也印证了习主席提出这一主张,利用好互联网平台,促进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让中国人了解各国优秀文化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分析称,习主席提出的此项主张核心在于“交流互鉴”。互联网既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也是一个具革命性的平台,人类需要利用互联网这一革命性,最终实现文化间的交流,文明间的互鉴。

习近平主席还在该项主张中提出,“中国愿通过互联网架设国际交流桥梁”,熊澄宇指出,中国一方面拥有目前人数最庞大的网民群体,另一方面也拥有五千年的丰厚文化积淀,因此中国有基础、有条件架设互联网交流桥梁。熊澄宇提出,所谓文化,具有“以文化人”的作用,只有通过深入的交流,才能推动各国人民的心灵沟通。

此外,熊澄宇表示,以前我们提得比较多的是要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但此次习主席也特意提到了要让中国人民了解各国的优秀文化,这展现了我们在互联网交流中的国际化视野,只有抱着这种开放的胸襟和态度,才能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开放平台,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熊澄宇认为,在互联网文化交流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一主张,着眼于全球以及全人类的利益,并不局限于政治或国家,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上,指出了互联网将在人类文明演进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新京报记者张婷)

▲孙丕恕,浪潮集团董事长。

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不能仅仅输出廉价的工业品,做世界工厂,更应当把中国经济建设经验、文化成果与世界共享互鉴,担当起大国重任,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更快地实现现代化。互联网作为全世界共同的平台,是这种交流开展的最好途径。

▲黎

涿州市众星文化艺术俱乐部页面版权所有   冀ICP备13015547号   服务热线:400-6122585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