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骗局频发!爆近期新型骗局
- 分类:媒体报道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9-10
- 访问量:1
2015年骗局频发!爆近期新型骗局
- 分类:媒体报道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9-10 00:00
- 访问量:1
骗子们几乎每时都在研究新的骗局,牟利不义之财,2015年骗局频发,让群众们被牵引自入陷阱!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认清楚今年骗局趋势。保护好自身财金安全。
一、“你家钥匙挂门上”?开门你就上当了
1月2日,南京市止马营派出所接到市民王女士报警。据王女士说,当天晚上她一人在家看电视,突然有人敲门。因为是陌生人,她没有开门,但一个男子在门外说话:“你家钥匙挂门上了”。刚准备开门的王女士突然反应过来,钥匙还在身上,怎么可能挂门外?仔细一琢磨,王女士惊出一身冷汗:“难道他想骗我开门?”王女士立即报警求助。当民警赶到,敲门人早就不见了。民警告诉王女士,最近3天派出所接到3起相关警情,其中有一人没有注意开了门,被对方抢走了手机。
警方提醒:遇到陌生人敲门,千万要多个心眼。骗子往往会假扮维修人员或提醒市民钥匙挂门外等手段让市民开门,只要市民提高警惕,犯罪分子就没空子可钻。这点对单身女性尤其重要,因为犯罪分子往往找单身女性下手。无法辨别真伪可直接拨打110报警求助。
二、伪造收据骗金店30万黄金
几天前,南京市淮海路派出所接一金店报警称,价值30万的黄金被骗子骗走。 据营业员回忆,当天中午有3名男子来购物,出手十分阔绰,一次就要买30万的金砖,营业员开好发票后让其去结账。期间,两名男子在柜台与营业员闲聊,另一名男子去付款。约莫10分钟,付款男子拿着收据回到了金饰专柜,营业员核对后没有发现问题,盖上章后,把金砖交给了顾客。可到了晚上一对账,收银台根本就没收到这30万元。民警调取监控发现,在这短短的10分钟内,他们竟然伪造了一份机打收据,成功从营业员手中骗走黄金。
警方提醒:过年是购物的高峰期,骗子正是利用商场结账都要去收银台的空当伪造了收据。这种骗术也不是没法识破,他们所用的发票纸与商场的正规收据还是有差距的,而且收据上的印章大小也略微不同。商场工作人员切不可被大额生意冲晕了头脑,要小心核对。
三、APP屏蔽电话虚拟绑架
日前,南京一名女士向扬州警方报警,称其正在扬州上大学的女儿遭人绑架。扬州警方出动20多名警员展开地毯式搜查,找到了这名大学生。此时大家才发现,所谓的“绑架”是一场计划周密的通信连环骗局。原来,几个骗子先后扮演快递员、公安人员选择在校学生为对象,谎称发现学生的快递中有违禁品以及编造假通缉令等手法,让受害学生在手机中安装一款具有阻断通信功能的APP软件,使受害学生手机无法接受通讯信息。与此同时,骗子假称绑架了受害学生家人进行敲诈勒索。
警方提醒:此类案件属于绑架诈骗警情的升级版。骗子利用手机软件等新技术屏蔽受害学生手机信号,导致家人联系不上从而进行行骗,属于恶性电话诈骗。市民如遇上此类事件,应第一时间联系上子女的朋友或老师了解情况。如无法掌握准确情况,请立即报警。
四、抢注“APP关键词”被骗80万
据无锡警方介绍,当地一家票务公司接到邀请,参加了一个关于手机APP客户端关键词招商会。与会期间,某科技有限公司向票务公司介绍了投资手机APP客户端项目的“美好前景”。半个月后,票务公司与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5份手机APP客户端服务合同,约定科技公司为票务公司注册“票务网”等5个关键词的APP手机客户端,每个客户端的服务年限为20年。可就在票务公司汇款80万后,科技有限公司突然人间蒸发,不仅未按合同约定履行,还进行了注销,受害方票务公司被骗80万元。
警方提醒: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公众对“APP关键词”进行概念炒作,虚抬关键词的商业价值,成立皮包公司,抢注关键词为名,骗取客户签订合同。公司如果需要注册此类关键词,一定要先搞清楚相关流程,并找到行业应用中心核实后进行注册,以防止上当受骗。
五、假平台真操纵骗46万元
近日,南京秦淮警方就接到一女子报警,称自己投资被骗了46万元。女子称,前不久她在家中接到一个自称理财经理的电话,向她推荐了一些理财产品。于是,她就按照对方意思,投了2万多元进行理财。很快,女子在网站上发现自己投进去的钱增值了一倍,随后便加大投入,累计投入40余万元。可没过多久,她忽然发现账户里只剩几百元了。经调查,警方认定该平台是个地地道道的假平台,该女子所投钱财早已被不法分子转走。
警方提醒:此类假平台,正是不法分子利用专业知识搭建的虚拟投资网站,打着理财的幌子,以小赚为利益诱饵,致使受害人上当。市民在选择投资理财时,首先应确定该平台的所属地、性质、资金流向、以往历史等相关资料,做足功课后考虑投资。
涿州市众星文化艺术俱乐部页面版权所有 冀ICP备13015547号 服务热线:400-6122585